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年,iPhone總銷量下降3.2%,考慮到其兩大市場(美國和中國)都經歷了有史以來智能手機最平淡的一年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2019年缺席5G的iPhone,可能意味著必須亮出更強大的iPhone以及一個更完善生態系統,才能扳回一局。因此,既然iPhone不在賺錢,那么蘋果現在就需要找到另一條“出路”,而汽車就是不錯的選擇。特別是近來,隨著5G“元年”即將給無人駕駛/智能汽車等領域帶來的變革,外界更加相信蘋果或將轉向汽車領域。
眾所周知,早在2014年,蘋果就開始“Project Titan”項目。筆者一直對蘋果“Project Titan”項目比較好奇,因為在希臘神話中,泰坦(TITan)是為大地之子,“泰坦精神”就是勇往直前;同時,“Titan”還是木星的一顆最大衛星,直徑達5150公里。所以,這個項目從名字上就能看出蘋果的“野心”和對科技的不斷探索精神。
此前傳聞最巔峰的時候,外媒報道有多達1000名員工在Cupertino總部附近的秘密地點開發電動車。但后來由于各種問題影響到了蘋果汽車項目,因此2016年時蘋果就“擱淺”了在可預見的未來造車的計劃。
而現在,iPhone等硬件產品滯銷,創新不靈了,因此外界都猜測蘋果的汽車項目似乎開始暗自啟動。盡管蘋果暫時錯過了5G的起步階段,不過相信接下來,蘋果會在5G上有所動作。不同的是,相比之前的APPLe Car,現在已經轉移到開發無人駕駛軟件,而不是實際的車。
但也有人有不同猜測,比如2017年蘋果CEO庫克公開討論了蘋果在無人駕駛軟件方面的工作,而2018年8月又返聘Tesla工程師Doug Field,(此人曾在Tesla工作過3年,負責監管Model 3的生產。Field曾任蘋果Mac硬件工程副總裁,直到2013年的時候才離開蘋果去了Tesla。)這種種跡象都讓人懷疑蘋果做實體車的項目可能仍在進行,且預計會跟iOS深度整合、已經收到DMV的自動測試許可、正在測試無人駕駛軟件。
而隨著蘋果造車的“時間線”來看,今天,蘋果為科技領域帶來巨大變的的”時機“,似乎正在到來。
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新聞資訊部分轉載于網絡,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,不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涉及到版權問題,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,我們會及時溝通處理。